close
 

空白的紙最美,因為在最後一刻等待你的  是驚喜!喜歡質地不硬實不死白的紙張鉛筆、 墨韻純粹!橫線條的筆記本最討厭,好不容易看到喜歡的筆記本,翻開一看竟然硬生生印了線條,哼!

觀察是很有趣的,有時你以為那個人的臉應該要那樣長,可是筆落下就知道是錯的,然後這時你再修正。畫貓咪時覺得貓耳朵最難掌握,動物的耳力相當敏銳,動態也很不可思議,到現在真正詳實觀察的機會還嫌少,因為小小貓兒對細微的聲響都會有反應,有時稍稍大一點的聲音就讓她換個造型了。

龐均老師為電視錄製的教學節目談到很多觀念性的問題,年紀已經七十多歲但是每天一定至少要畫一張畫,到哪裡旅行一定就是寫生,不管你喜不喜歡他的作品,他對志業的敬業就叫人尊敬,寫生耶!還油畫ㄌㄟ,天啊!相體耗體力,麻煩死了,又重死啦!還要曬太陽, 女人天敵!節目中他到最後說:『我已經說得那麼詳細啦!如果還是不會, 那就是〝笨〞嘛!』哈哈。甚麼人能做甚麼是天生成分,當然啦,他一直叫學生要寫生,就是觀察吧!

     嘗試幾番在捷運上速寫,實在很怕被畫的人盯著我看,結果就只好描寫睡覺的人,有點無趣最好都是裸體,哈但,要命的,隨時會動的人要怎掌握呢?在抓到大方塊之外,要怎做得更好?學長大概會說:『畫個一千張就會跟我一樣好囉!』是,基礎訓練是重要的。

     畫自己時,有時會很認真的擺動作,累,就是角度一定不能移位,這樣才能客觀下筆,不過通常是看個大概然後捕捉當下的狀態,所以看自己的作品當然覺得每張都很像自己,不過換個角度其實根本都不像;然而,另一方面,我所想要傳達的也不只是個人,我認為這世界有一部分就是這樣在運行,我看到了,而我試圖為這塊路徑上運行的發聲,不管那會是甚麼!

    有些朋友問為何自畫像都會出現那色塊線條,各位,我還不能()明確的告訴你們,只能說這首張始於大二,有趣的是,兩年後我在花蓮當地藝術家一個連展上,看到類同的做法,當時實在很怕被說是抄襲,因為那位作者就是小雪;而後,又在一本畫冊看到一個歐洲畫家,本身就是模特兒,也是大量運用,之後又看到第三個、第四個;更曾擔心自己見識少,就好像老狗玩不出新把戲。不過,當,我認為就是必須,必須喔!是最初就必須喔!這樣詮釋時,那,就是了!當然也看到何懷碩在 給未來的藝術家書中風格的鍛鍊篇章中論及此點,雖然還不確定他說的(應該很像隔洋猴子的念力吧),但,就是先拿來當作鼓舞唄!目前我實在還無法說出『總之我自己最大!』:阿花(別揍我,哈) 這樣的話。但,我會加油的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 芝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